close

【青年YOUNG觀點】

帶來生命的愛與陪伴

孫以琳

「太好了,謝謝你問我……這樣我之後就可以跟你說了。」

前陣子,剛回台灣的我問起一位朋友的近況,而她最終笑著如此回答。因為種種因素,她很擔心自己所做的重大選擇不會被其他朋友認同,因而不敢將自己的狀況告訴其他人。然而,有誰能夠獨自一人面對困境呢?直到我保證不會批評她的選擇,她才敞開心胸,向我傾吐煩惱。傾聽的同時,我也體會到:完全的接納,對於自認做錯事、害怕被責備的人們有多重要。

今年夏天我去了一趟美國,參加一個為期兩個月的海外實習計畫。如果要說這趟旅程最大的收穫,其實不是專業知識的增加,而是更能體會許多朋友的心情。面對日夜顛倒的時差、全然陌生的環境、每天使用非母語溝通以及重新建立的人際關係,很容易感到自己孤身一人、無人理解。過去,當我的朋友們出國留學或者做交換學生時,我只能透過網路與越洋明信片嘗試傳遞關心,而現在,自己也走過一遭之後,才稍微能夠體會他們當時的心境跟需要。

我在這裏,跟你一起

當然,不只是出國實習,其他一切經歷也都是一樣的。就算是失戀、落榜、親人過世這樣的痛苦,我也相信,在神手中一切經歷都不會白費,都能在未來成為自己或他人的美好祝福。正因為自己對悲傷有深刻的經驗,因此更能體會其他人遭遇挫折時的需要——單單地被用心陪伴。正如愛倫‧沃福特在其著作《陪伴與治療》中所言:「陪伴……是用心傾聽,而非用腦分析;是見證他人掙扎歷程,而非指導他們脫離掙扎;是敬重失序與混亂,而非加強秩序與邏輯;是與另一個人一起進入心靈深處探險,而非肩負走出幽谷的責任。」

這陣子以來,許多身旁的朋友陸續經歷分手、被誤解、與不被家人接受的對象交往……等等,而我試著一點一滴地去聽、去陪伴,期望能為朋友多少帶來一些安慰。沒錯,有時候我們確實無法體會他人的心情,如同未曾經歷分手的人,很難想像那種起初撕心裂肺、而後空虛落寞的痛。而同樣是分手,原因究竟是性格不合還是對方劈腿,也有極大差異。或許應該說,我們永遠無法完全明白他人的感受。但這其實並不那麼重要。重點是,你是否願意放下那些批評論斷,進而謙卑地安靜陪伴對方?當朋友面臨巨大悲傷來襲,不需要急著在此刻告訴他聖經真理、或者教訓他該怎麼做。唯一需要做的,就是坐在一旁,告訴他:「我在這裏,跟你一起。」而這,正是耶穌會做的事。

真摯的愛帶來完全的接納

在約翰福音十一章,耶穌面對朋友拉撒路的死,祂也哭了。即使祂有能力使死人復活,而祂也準備這麼做,但是與拉撒路的兩個姊姊對話時,耶穌依舊能夠深刻體會她們失去親人的痛。「耶穌哭了。」簡單一節經文,卻清楚勾勒出我們的神絕非高高在上、漠視我們的感受,而是與我們同經苦難的主。許多時候,苦難中的人們真正需要的不是「為甚麼會發生這種事」的解答、也不是「一定是你哪裏做得不夠好的報應」這種論調。光是知道自己的心情能無條件地被接納、被理解,不必要有完美表現才能換取,就是最好的療癒。而要做到這些,最大的先決條件正是真摯的愛。

聖經中清楚提到:愛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,愛人的就完全了律法。「小子們哪,我們相愛,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,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」、「愛既完全,就把懼怕除去」、「我們愛,因為神先愛我們」、「愛是永不止息」……這些經文或許我們早已熟悉得倒背如流,但你是否曾經想像過,若是這種愛能真正在我們生命當中活出來,會是怎樣的情況?我總是想,那必定如同天堂在人間吧!——而我們正是為了經歷這種愛而被創造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中信月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