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【海海人生】

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

海蘭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《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》(A clean, well-lighted place),是一九五四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海明威的短篇傑作精選。海明威有許多大受歡迎的作品:《戰地春夢》、《戰地鐘聲》、《老人與海》等等。但,令人惋惜的是,一九六一年,他竟在愛達華州一個名叫克茄的地方,舉槍自盡。

怕黑、怕孤獨、怕虛無

         這篇小說裏有位老人,每天都會到一個小咖啡館去喝酒,每次,他都會坐在那些背著燈光的樹葉陰影下,待到很晚才離去。由於他的耳朵聾了,白天參與人羣十分艱難,晚上,等一切都平息下來,街道上變得很安靜的時候,他才感覺比較安全。

        通常,他已經在別處喝得差不多了,但是到了小咖啡館,侍者問他要甚麼?他還是會說:「再來一杯白蘭地!」咖啡館裏有兩位侍者,一位是年輕的,他總是沒有耐心等候老人,急著想早些打烊,可以回家和老婆孩子在一起。另一位是年長的,他會站在老人的立場,體會他的心情;打烊的時候,心中仍掛念著,黑夜裏,可能還會有人,需要這家乾淨明亮的咖啡館。

         每一次,老人都磨蹭到不得不離去的時候,才站起來,慢慢地數著桌上的空酒杯,拿出皮製錢袋,付完酒錢、留下小費、靜靜離去。那位年長的侍者,總是凝視著他步履蹣跚的身影遠去;想到,老人就跟那些很遲了還不想上床睡覺,晚上仍需要燈光陪伴的人一樣。

         今年八十九高齡的母親,動髖骨手術後,遵醫囑轉至復健中心三個星期,幫助復元。經原來醫院社工人員安排到一間天主教辦的復健中心。母親是那復健中心成立以來,唯一進住的中國人,備受矚目。舉凡食物(鹹稀飯、清蒸魚、排骨湯)、穿著(母親的絲棉襖、厚棉鞋)、用品(筷子、茶具)等等,無不引起興趣;對中國的歷史文化、思維方式、論事觀點,也全不放過!

         媽媽同房室友——九十九歲的梅寶,摔跤入院,疼痛難捱,又因年紀太大,不能開刀。她在半迷糊狀態下,夜晚無法入睡,整夜吵鬧。我擔心母親也因此睡不好,問她想不想換一間病房?她說沒關係,就當是陪伴一位老姊妹,走人生最後一哩路吧!沒想到,第二天晚上,因為梅寶鬧得太過火,值班護士把她移到大廳去睡,她竟安安穩穩地睡了一整個晚上。護士告訴我:老人怕黑、怕孤獨、怕虛無,沒有安全感;怕自己留在病房裏,再也走出不來。我立即想起,每晚離開母親病房回家時,總見到很多老人坐在輪椅上,一排排整齊地睡在大廳裏,電視機開得震天價響,卻不知道真正有幾人在看?

光線明亮使人心情愉悅

         院裏另有一位九十六歲老人——凱塞琳,接受女兒安排住在對面養老院。她常衣著整齊地坐在大廳看窗外街景,或欣賞音樂。與我聊天時,她說,老年人身體不好時,怕拖累子女,搬入養老院居住,醫療設備齊全,身邊有人陪伴、照顧,危難時能及時施救,比獨居家裏安全。她說,感謝上帝,在她年老時,能得到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安居。

         我的住宅區,當初為響應政府節約能源的呼籲,建築師在每家客廳及起居室屋頂上,各設計了一個大天窗。此外,每個房間至少安裝兩個雙層玻璃窗或落地窗,不需要厚布窗簾遮陽,讓家裏到處光線明亮。母親每天追逐著日光,將坐椅隨著陽光流轉而移動,一點都不嫌麻煩!她當初選擇跟我同住,有個很大的原因,即是:「妳的房子亮,住起來舒服!」當然,還有另一個原因,在她眼裏,這個愛乾淨的大女兒,還傳承了她一向「潔癖」的習慣。

         再回想書中那個乾淨明亮的小咖啡館,我能體會作者對老人的那份同情與關懷。而,當我自己在深刻學習「老」的過程裏,也願承諾一個乾淨明亮的小屋給母親安度餘年,讓她得享一無掛慮、平安喜樂的生活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中信月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