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【藝文WINDOW

音樂人生

吳秀菁

    《音樂人生》是由香港導演張經緯所執導,在二○○九年的金馬獎中,史無前例地擊敗眾多劇情片,獲得「最佳音效」、「最佳剪輯」與「最佳紀錄片」三項大獎。這部花費六年紀錄音樂神童黃家正的紀錄片,在港上映場場爆滿,打破香港人的觀影經驗。它不僅是一部關於音樂少年的傳記,更是一部探討生命意義的精彩作品。

想做一個有意義的人

    紀錄片一開始,十一歲理著小平頭的黃家正,因拿下香港校際鋼琴的大獎,而前往捷克布拉格的樂團,灌錄貝多芬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的唱片。才華洋溢早熟過人的他,透過音樂想探究的,不是如何成功,而是究竟人生的意義是甚麼?導演交叉剪接了六年後的黃家正,略帶憂鬱眼神的他,強調學音樂的原因,是想從音樂來引導自己成為一個有意義的人。

    一個半小時的影片中,黃家正沉浸在音樂的世界中,不論是獨奏、指揮或是伴奏,甚至只是指導妹妹拉大提琴,他對音樂的絕對投入與熱情,他在鏡頭前的辯才無礙,觀眾幾乎要說:這個男主角實在演得太棒了!但畢竟「音樂」不等於「人生」。紀錄片也只能呈現導演主觀的部分真實,我們看不見哥哥口中「很難相處」的家正,也看不見他翹課幾乎要被學校退學的真相。我們反覆聽到他的宣稱:我最重要的,是成為一個有良知、有人性的「人」……

    於是,我們看見他在「人本主義」的狹隘小徑中,遇見衝突與迷失。從十一歲在布拉格錄音時,對存在的不確定、世界的不公平和不完美而落淚,到十七歲不屑就讀學校的比賽得獎論,故意選擇超長樂曲,訓練室內樂團參加比賽,在得獎的那一瞬間,臉上流露出「人性」的滿足感。甚至在影片最終他提到,因父母婚姻的破裂,有兩年沒練琴。他直接指出父親有第三者是道德的一大缺失。整部影片最親密的父子關係,最終也走到破裂的地步!

導演棄琴從影

      紀錄片是紀錄者與被紀錄者共同建立的世界。這部紀錄片主角雖是黃家正,卻也是導演張經緯投入音樂十幾年的反思。畢業於香港影藝學院音樂系的他,曾任香港小交響樂團的助理大提琴首席,最大的夢想是有一天能成為馬友友。沒想到在紐約念書時,遇見有音樂才能的妻子,才發現自己根本沒有音樂天分,就放棄了十五年的大提琴夢,轉而攻讀哲學與電影。從小不滿香港填鴨式教育,求學歷程並不順遂。自稱在家是乖兒子,在校卻曾經操行被打過零分的張經緯,覺得老師的愛心與寬容度,應比任何行業都要大……徘徊掙扎的時刻,也曾想過究竟音樂是甚麼?像馬友友般一年演奏幾百場,是否就是成功?所以,黃家正在片中的許多省思,不論是對於音樂、對於人生,正是導演張經緯對於人生與音樂教育的批判。

    這部紀錄片之所以能獲得最佳「音效」、「剪輯」獎,在於導演的音樂背景,由於精熟樂曲,以音樂交叉剪接不同時空場景,觀眾彷彿自由穿梭在時光隧道,觀看兒時與少年黃家正的對話,影片節奏巧妙生動,令人嘆為觀止。

藝術的目地在於榮耀神

    從十一歲開始,影響家正最深的啟蒙老師——羅乃新的生命,是導演放在片中另一個向度的指標。家正把自己在音樂方面的成就,歸功於羅老師。我們也看見羅老師從一個敬禮的動作,反覆指導家正關於「謙卑」的道理。對比於家正所追尋的「人本主義」,基督徒的羅老師認為音樂的本質是為了榮耀神。她在接受電視媒體訪問時表示,好的音樂家必須首先做個好人,有好的品德、紀律、理想、有悲憫的心,甚至對世界和周圍的人都有關懷。這段話也意謂著藝術家的藝術表現與生命應該是一體相關,無法分開的。如果沒有對生命的實踐與體認,所表現的藝術不過只是亮麗的外殼而已。

    雖然不清楚羅老師的生命軌跡,我們卻看到這樣的音樂家投入音樂卻能不被音樂限制,擁有地位卻沒有架子。到底藝術的本質是甚麼?如果不能通過藝術創作的過程,反映出創造藝術主宰的榮美,藝術不過是貴族階層的奢侈品罷了。而且她認為比賽是分享生命,有機會透過音樂去感受生命,去傳達自己對生命的體會,本身已經是一個祝福,觀眾的掌聲對她而言不是最重要的!

    可見生命最重要的,是通過認識創造主而瞭解自己被造的價值與位分。當張經緯不做馬友友時,他找到自己的定位,創造出動人的影像。藝術創作是人對生命體悟的果實,當人的生命不斷豐盛時,所分享的果實也能對社會有更大的貢獻。我們期待追尋人存在價值的黃家正,有一天也能認識創造音樂的上帝,相信那一天,他對成為一個有意義的「人」,會有更深的認識與實踐的力量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中信月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