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【心靈微聲】

擺脫憂慮,學習當個快樂的家人

洪英正

雖然沒有太強而有力的研究資料支持,但我越來越相信隨著年紀增長,人似乎是越來越容易憂慮,常聽人說:「小時候無憂無慮;當時年紀小,一切都美好。」很少聽說:「年紀越大,煩惱卻越來越少。」反倒是常聽:「現在一打開眼睛,柴米油鹽醬醋茶,樣樣都煩惱。」果真是人越活就越容易憂慮,許多煩心的事就像小螞蟻,一步一步爬上心頭,搞得密密麻麻,讓人不禁羨慕起「清心」的心理狀態來。馬太福音五章八節說:「清心的人有福了!因為他們必得見神。」真是一句有智慧的話語,當我們能專一、心無旁騖,單單把心思意念蓄涵在一個永恆的信仰與理想上時,當下還真的煩惱都不見了;因為那時你的目標清楚、思路清晰,達到「只見耶穌,不見一人」的地步,所有的煩憂與愁緒都銷聲匿跡,朱熹曾道:「問渠那得清如水,唯有源頭活水來。」清如水,啊!何等的境界,那種倒空一切、悠然自在,真是令人神往。

不想要,卻常放不下

我常懷念學生時代的懵懂歲月,雖是青澀蒼白,但確實如自己常掛在口中勉勵小輩時說的:「學生是最幸福的,因為把書讀好就沒事了!」那時一旦讀好書,果真海闊天空、無憂無慮,絕不是如今愁緒滿懷所能相比的。其實,我也常在尋思「為甚麼年紀越大,煩惱越加增?」而其中許多更是「無謂的煩惱」,或稱為「自尋煩惱」,那種心境就像年輕人寫歌抒發心情一般:「不想要,卻常放不下;不想開始,但卻不知如何找到另一個開始!」結果,就在矛盾中拉扯、糾結,最後像一張無形的網,把人纏得緊緊的,一切就像「無解」、「無題」了。

這段時間可能是工作壓力大,有時心頭好像有一塊石頭壓著般,人不是很精神、很精采。白天在外頭或許還好,總得裝一下「溫良恭儉讓」,但回家後常發現自己EQ不若過去,總能維持在一個不錯的水平,反倒容易在一些小事上情緒打結,嘮叨再三;例如孩子的功課、前途啦;家務的清潔與分工啦;親子對話中的應對進退、禮節分寸啦,凡此種種,其實有些事是可以用更智慧或技巧的方式處理,然而卻發現自己好像失去那改變與因應的能力,結果就像演員面對「腳本」,一切「照本宣科」走過一遍。風暴過後問題仍在,徒留家人關係間的衝撞與不快。

設法讓自己先快樂

我常在沈澱,思想那淡淡的、揮之不去的憂慮究竟從何而來,有學者認為「失落經驗」是讓人憂慮,甚至是憂鬱的重大因素,只是環視周遭,感謝神,雖不敢言完滿,但神恩典夠用,因此也談不上有失落的惆悵。另外有一些理論是以個人在追求某些期待目標上的不夠完美,來論述憂慮發生的理由。若以此論之,那確實是有一點,而這也是近些時日,我一直在學習操練的功課。換言之,試著降低標準,接納「智者千慮,必有一失」的定律,給自己心靈上一個更降卑、更寬廣的遨翔天際。

所以,在那個當下,我確實經歷了心靈上的昇華體驗,那是一種超越、一種煉淨,也是生命純度的晉升。同時我也更聯想起另一個更有意義的觀念,就是「如果我能快樂些,能帶動起家庭的快樂氣氛嗎?」不少學者提到,父母的快樂心情與對孩子的教養品質有重大相關。英國布里斯托大學(University of Bristol)和華威大學(University of Warwick)的研究人員,在長期追蹤九○年代出生孩童的親子關係,並蒐集將近一萬份的父母問卷後,研究結果顯示:「只要父母先設法讓自己快樂起來,教養品質也在無形中跟著提升,即便經濟能力毫無變動亦然。」可見,如何讓自己先快樂起來,在親子、家人及婚姻關係上,是十分具有意義與功效的,也是每一位愛家的你我要勇於去學習的

改變、接納、放下、預備

如何讓自己成為一位快樂的家人呢?茲用一個英文字CALM(沈著)來詮釋可能的方法:

一、CChange:試著改變思考、互動的模式,不要再活在一定的窠臼中。如過去我總在深夜全家人聚在一起準備晚禱時,才談到家庭或教養的重大議題,不單會因為時間遷延影響隔日作息,更糟的是在兵疲馬累之下,常讓討論以爭執收場,也影響禱告的心情。所以,改變。改變在一回家時就先討論,你將會發現效果是截然不同的。

二、AAccept:接納各種限制與變遷、接受可能的不完美。當長江後浪推前浪,發現工作上的新進伙伴,不是如你年輕時的謙恭有禮;年輕一代的穿著美感與你大相逕庭,這時,試著接納吧!雖然我一直看不出兩個兒子額頭上斜垂遮眼的髮絲有何造型,但仍試著欣賞那對我來說像是一片「海苔」的創意。

三、LLet it be:聖經馬太福音六章卅四節說:「所以,不要為明天憂慮,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;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。」因此要學習主耶穌教導我們的達觀,許多事是無法如人所願。諺語說,「天要下雨,娘要出嫁」,那是擋不住的,該放下的就放下,正如歲月的痕跡悄然爬上臉龐,也許在每一個刻痕中展現出的智慧風華,要比玻尿酸所填補、缺乏真實感的平整圓潤更讓人敬佩。

四、MManage:為所當為,守所當守,用神量給我們的智慧,在凡事上預備。聖經箴言廿四章廿七節:「你要在外頭預備工料,在田間辦理整齊,然後建造房屋。」可見潛心預備十分關鍵,快樂不會全然是天上掉下來的,自己的努力與尋求仍是重要條件。所以多一點笑容,熱絡的分享,主動的關懷及捨己的真愛等等,都是讓家中充滿笑聲歡語的好方法。

擺脫憂慮,追求快樂,是人人所愛。我相信一個擅於傾聽自己內心聲音、主動尋求快樂的人,必然要活出一個「真、善、美」的家庭關係來,而那更是神格外的祝福與恩典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中信月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