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姜寶陞
 
涉谷車站,是東京人潮最忙碌的車站之一。有一天趁上班在此轉車之際,刻意到該站廣場地標(忠犬ハチ公雕像)前駐足片時,眼見來自四面八方的人群,宛若潮水一般。抬頭望去,各角落聳立的商業大樓上,懸掛著數個大型電視牆,一清早的寧靜,都被廣告聲吞沒了。
 
涉谷車站的景象,不但代表大都會的繁盛、現代和便捷;也代表匆忙、壓力和疲倦。日本雖說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,但每年面對身心耗盡(burn out)而自殺的人,也是亞洲第一。寫到此,突然靈思一躍,竟跳回到清朝時代,乾隆曾問名臣紀曉嵐,每日來往長江的舟楫上到底有多少人次?紀答曰:「只有兩種人,一個為名,一個為利。」此答甚妙!因為「人為財死,鳥為食亡。」然而,人一生數十寒暑,忙到最後,還是落得一場空。正如東坡詞曰:「萬事到頭都是夢,休休,明日黃花蝶也愁。」
 
人生不只是為了生存,更要尋找生之意義;心理學大師馬斯洛(Abraham  Maslow) 有名的「需求層次理論」正是說明這個道理。耶穌基督於兩千年前,曾在「登山寶訓」中說了許多金言玉律(馬太福音五至七章)。其中有段話值得現代人深思:「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,喝甚麼;為身體憂慮穿甚麼。生命不勝於飲食嗎?身體不勝於衣裳嗎?」(馬太福音六章25節)
 
這節經文很重要的啟示是:生命的本質比表象重要得多了。很多時候,人為了多賺取,反而失去了健康;為了名利的獲得,竟失去心靈的寧靜;為了慾望的填滿,竟失去了喜樂。現代人的聰明反被聰明誤,這一切現象,值得我們掩卷三思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中信月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