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楊雅惠
旅行到臺灣
 
在上「臺灣海洋文學」這門課時,讀到了清代郁永河《裨海記遊》,這是臺灣早期的遊記文獻。郁永河是個喜愛旅行的人,旅臺時間在一六九六至九七年。他自稱:「余性耽遠遊,不避險阻」,又說:「探奇攬勝者,毋畏惡趣;遊不險不奇,趣不惡不快。」可見他極富冒險精神,愈是艱難險阻的地方,他愈想去遊歷。
 
《裨海記遊》序中他自己說:「凡山川幽窅之區,罔不足歷而目覽焉。於是八閩遊遍矣。」唯一遺憾的是尚未到過臺灣。剛好那年冬季,榕城(福州)火藥庫火災,硝磺火藥五十餘萬全部銷毀。而臺灣之雞籠、淡水,產石硫磺,有關人員打算前往採集。郁永河得知,欣然大喜說:「我的願望終於可以實現了。」乃自告奮勇接受這項任務。
 
他渡海行程是由廈門、鼓浪嶼出海,途經大膽島、金門、料羅灣、渡紅水溝、黑水溝,接著在澎湖停泊後,再過另一黑水溝來到臺南,進入鹿耳門。其間有奇險驚惡之境,也有悠然淡遠之情。書名「裨海」,裨是細微之意。臺灣海峽雖只是個小型的海洋,但對一向在內陸的漢人,卻已是迥異的旅行經驗。
 
 
擊水以視
 
他記敘的文筆,如行雲流水般,極其暢達而有節奏。尤其暫泊澎湖一段,意境十分悠遠:
 
申刻出港,泊澳外。舟人駕三板登岸,汲水畢,各謀晚餐。余獨坐舷際,時近初更,皎月未上,水波不動,星光滿天,與波底明星相映:上下二天,合成圓器。身處其中,遂覺宇宙皆空。露坐甚久,不忍就寢……。
 
意思是:「申刻」(下午三點到五點時)船出了港,暫泊在澳外,船夫駕著小船登岸,取水完畢,各自找尋晚餐去。我獨自坐在船上甲板,時已接近初更(晚上七點)。明月還未升上,水波不動,星光滿天,水底也倒映著星光;天上水底兩層的天空,合成一圓形的容器,身處其間,頓覺宇宙一片空靈。露天坐在這兒甚久,一直不忍去睡。如果世界在此靜止,似乎就是圓滿美好的永恆之境。——然而這光景並不長久,接著記載:
 
少間,黑雲四布,星光盡掩。憶余友言君右陶言:『海上夜黑不見一物,則擊水以視』。一擊而水光飛濺,如明珠十斛,傾撒水面,晶光熒熒,良久始滅,亦奇觀矣!
 
這是說:一會兒,烏雲密佈,所有的星光全都不見。想起友人曾說過:「海上夜黑看不到任何東西時,就拍擊水面來看。」我一拍擊居然就水光飛濺,像無數明珠,傾撒在水面上,晶瑩璨   ,許久才消失。真是奇觀!
 
 
靈性汪洋中的水光
 
記得蘇軾《赤壁賦》有「桂棹兮蘭槳,擊空明兮溯流光」的句子,但那還是月明星稀的夜晚;而郁永河此時,無星無月,黑雲四布。因此引人尋思的是:既然四無光源,一片黝黑,那水珠之光又從何而來?同樣是清朝來臺的朱仕介,其《小琉球漫誌》有一則〈海族夜光〉記載:曾傍晚偶見階下光數十團,揀起來看,原來是剝下的蝦殼。又據漁人說:鱟魚……每夜潮退,尾出水面,各有光一團,如碗大,可就著光來捕捉。又說:在昏暗夜晚,海魚湧上,則有數萬點火光;隨火光聚處,每下一網,可以捕獲魚滿船。海魚頭到晚都有光,非長久在海濱者,是不知道的。可見海中不論大魚、小蝦、微生物皆有光源。依據生物科學的觀點,水花之光是因水中生物的光源而來。
 
而我讀到此,更若有所悟:當耶穌受難後,門徒或許也覺得世上的光源消失了,但耶穌說:「我要求父,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,叫他永遠與你們同在,……他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,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。」(約翰福音十四章16~26節)原來我們心中都有一位保惠師,作為我們生命的光源。在四處孤絕暗澹時,他會發出光亮來,驅逐黑暗。
 
因此,當你覺得四周一片漆黑時,就合手祈禱吧!以雙手為槳,在靈性的汪洋裏拍擊出浪花,你將會看到星璨如水光般灑下,生命之舟在這瞬間也辨明了方向……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中信月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