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【樂齡•Learning】 

談口動:多吃食物,少碰食品 

巴底買 

甜甜圈吃多了,變成什麼圈?答案是「游泳圈」。這是腦筋急轉彎,但也是健康警語。「民以食為天」、「呷飯皇帝大」是華人特重吃的文化,但想想過年吃年糕、元宵湯圓、端午粽子、中秋月餅,平常米食、麵食、地瓜、麵包、餅乾等澱粉類,到了夜市更是「口無遮欄」,加上「水果無甜免錢」,手上再拿杯加糖冰飲,又加西式漢堡、薯條、洋芋片、可樂入侵。然後好油攝取不足、蔬菜不足、喝水不足,規律運動更不足,這種飲食習慣日復一日,年復一年,足以讓國人暴露在四高(血糖、血壓、膽固醇、尿酸)之下。到了中老年,好像中古車,不壞才怪。

         癌症久居死因第一名,多因「病從口入」,除了吃喝不乾淨的或黑心的,沒認真考慮要吃得對。美食新聞常報導「Q彈、入口即化、食指大動、又香又脆、口水直流、老饕最愛」,可能真的好吃,但更可能不是身體所需或過量。英文的說法是:「Don’t eat what you like, but what you need.\別吃你所喜歡的,而是你所需要的。」 

根據營養師賴宇凡的專業:每餐應吃三大營養素。一好的油脂類(動物油[含皮油肉]、冷壓橄欖油、苦茶油、椰子油)。二蛋白質(肉、魚、蛋、豆類等)。三碳水化合物(水、蔬果等),特別控制澱粉類攝取,每餐約20%,尤其血糖相關患者,因澱粉下肚是轉化成醣類,即使口味是鹹的;避免快速轉醣(GI)飲食,如冰淇淋、酒、甜點、白飯(參閱youtube食食課課)。此外,便於消化,一口食物應咀嚼卅二下,因上帝給每個人卅二顆恆牙;至少約廿五下。

         食物是地上長出的,食品是從工廠出來的。要學習分辨,並拒絕後者的習慣或誘惑,久而久之,身體會適應並喜歡它需要的健康食物。另一類的「口動」是口舌運動,促進唾液分泌及吞嚥順暢。大聲說出「趴、踏、拉、卡、哈」五字訣,次數或動作自定,重點在持之有恆;老了口水直流很麻煩。

         上帝來到人間的耶穌,也曾受到飢餓與食物的試探。在馬太福音四章一至四節:「耶穌被聖靈帶到曠野去,受魔鬼試探。禁食四十晝夜後,耶穌餓了。 那試探者上前對他說:『既然你是上帝的兒子,命令這些石頭變成麵包吧!』 耶穌回答:「聖經說:『人的生存不僅是靠食物,而是靠上帝所說的每一句話。』」可見生命的功課包括飲食、心靈、靈魂,並且以後者為首要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中信月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