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【大手牽小手】

合乎理的發怒

楊可玉

「怎麼了?又鬧脾氣了嗎?」

我抱著讀大班的弟弟,站在地下停車場等待移車。一位有點熟、又不太熟的阿伯正好也要開車出門,見到我們,順口一問。

「他在撒嬌!」我微笑。但目送對方離開時,心底不禁升起一絲納悶:「『又』鬧脾氣?弟弟有這麼常鬧脾氣嗎?」

我想起哥哥在同樣年紀時,幼兒園老師經常無奈地對我說:「他今天『又』生氣了,全班聽他表演獅吼功。」上小學後,在學校稍微收斂一點,但到了教會,他仍是被投訴的熱門人選:「他『又』打人!」「他『又』把教室的門踢壞了!」孩子們忿忿不平地說。

比較起來——我知道「比較」在教養上起不了太多正面作用,但——弟弟的脾氣真的小多了,至少爆發的破壞力不那麼驚人,因此我也比較可以從容應對。「忍耐生老練,老練生盼望」(羅馬書五章4節),這句話用在此處或許不甚恰當,但我的確從「忍耐」哥哥的臭脾氣中變得「老練」,如今對兩兄弟的未來充滿「盼望」。

聖經裡的約拿書是很好的情緒教養範本。約拿這位執拗的先知,抗拒神所派的任務,寧可逃走,不惜被投入海裡、吞進魚腹。後來他知錯了,願意按神的吩咐去傳道,但隔不了多久,又因為神不向悔改的人降災、為了神讓一棵蓖麻樹枯死而暴跳不已。

神容許約拿犯錯(逃跑躲避)、施予管教(被大魚吞下)、再次給他機會(脫離魚腹)、包容傾聽(約拿發怒求死)、耐心引導(舉蓖麻為例)。神並不壓抑約拿的本性——「你這樣發怒合乎理嗎?」是祂提出唯一的要求。

最近某日在教會,有個孩子動手打了弟弟,哥哥生氣地把弟弟擋在身後,指著對方鼻子怒吼:「有種你再打我弟試試看!」我聞聲而至,聽見其他孩子報告事件經過,安靜片刻後,才對哥哥說:「我知道你很氣,但你還真有種!竟然喊到整層樓都聽得見!」

「有種」不像我說話的口氣,孩子們一聽全笑出來,氣呼呼的哥哥也笑了。劍拔弩張的氣氛瞬間消失,轉身離開時,我相信,他們必能找到合乎理的方式處理彼此的衝突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中信月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