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【親子幸福拼圖】

家是講愛的地方

林碧雲

        一位長輩分享育兒經驗。他們夫妻倆從小就對兩個女兒循循善誘,「姊妹倆一定要彼此相愛,如果吵架了一定要和好。」在姊姊四歲,妹妹兩歲那年,家裡發生一起泡麵事件。有一天中午,太太希望他能幫忙煮泡麵,當大功告成,太太進入廚房準備將泡麵端到餐桌時,才發現先生搞錯了。

        「你怎麼把乾麵煮成湯麵,這麼簡單的事你都不會。」太太略帶怒氣的口吻讓先生當下覺得很沒面子,卻又不想承認,於是大聲回說:「就煮錯了嘛!」之後,兩人互不理睬,太太一人默默在廚房裡收拾殘局,一切就緒後,太太大聲對著房門喊著:「妳們兩個出來吃飯!」此時全家陷入一片死寂,沒有一點聲音。

        沒多久,姊姊牽著妹妹的手走到客廳,對爸爸媽媽放話:「你們不和好,我們就不吃飯!」講完後,兩個人再度手牽著手跑回房間。這段意外的插曲,當場令兩個大人笑出聲,心想孩子們實在太可愛了,平時的耳提面命此刻猶如回馬槍,射回己身成為深刻的提醒,也因著姊妹倆童言童語的表達,夫妻兩人很快為彼此的態度道歉,也彼此原諒。長輩走到兩姊妹的房間前對她們說:「出來,可以吃飯了,因為爸爸媽媽已經和好了!」接著全家享受了一頓歡樂的泡麵大餐。

用愛搭起橋樑

        心理學家指出,人際關係中最難處理的問題就是「饒恕」。父母是孩子心靈工程的建造師,不僅要引導孩子的心,也要以身作則成為榜樣,才能使孩子聽從父母的管教,一同建造和樂的家庭。有人說:「家是不講理的地方,是講愛的地方。」即使面對我們所愛的家人,還是有愛不下去的時刻,一家人共同生活既微妙又複雜,人人都是獨立的個體,在面對生活中許多狀況時,一不小心就擦槍走火,有「受傷」的可能。遇到關係起了衝突,彼此意見不合時,饒恕與和好就是唯一的解決之道,少了和好,雙方對立的狀態不會結束,唯有和好,才能再度打開彼此的心,除非和好,否則事情不會過去。

        在某個影片裡看到以下的故事,一對兄弟因為誤解多年,關係日漸疏離,最後形同陌路,十多年間斷了音訊互不往來。弟弟覺得當年被兄長出賣,心裡的痛苦一點一滴奪去他的喜樂。有一天,這位長者打算將兄弟間的恩怨做個了結,不願懷著憤怒的心情度過餘生。

        兩人居住距離相隔三百英里,約莫由基隆港到屏東鵝鑾鼻間的路程,這一段不算短的距離,該怎麼克服?寫信和好似乎難以表達心中誠意,長者既不會開車也不喜歡搭巴士,兩地之間沒有機場,兄弟倆要和好就像一件不可能的任務。

        最後這位七十三歲的老者,用愛搭起一座和好的橋,駕駛他所熟練的鋤草車去見哥哥。好幾天的路途,歷經天氣變化,道路崎嶇不平的考驗,讓人想到「饒恕與和好」需要付出行動!當兩位白髮蒼蒼的老人,彼此相擁而泣,一笑泯恩仇的那一刻,彼此眼神中所散發的溫柔光輝真叫人感動。

愛裡沒有懼怕

        當家人意見不同,誰也不服誰時,愛就跑光了。人際碰撞時可以擁有另外一種選擇,傾聽接納、彼此相愛、彼此饒恕,饒恕的愛是一種最強大的愛,使人與人間產生真正和諧的力量。生活當中,得罪人或被人得罪的情節會重覆上演,若以負面的態度一再重溫他人傷害自己的記憶,就像不斷舔自己的傷口,受傷的情緒,若不妥當處理,長久累積將成為培植怨恨之菌的溫床,身體內所產生的化學物質會傷及己身,產生各種病態,影響身心健康,唯有饒恕才能使人重獲自由與平安。

        饒恕的真義,聖經提供了一帖妙方,「饒恕人七十個七次」是主耶穌回覆彼得的提問,提醒世人培養「情願」饒恕的美德。人與人相處需要愛,但人的愛非常有限,很難給人真正的愛,明明想愛卻沒有能力做到,人裡面沒有無條件的愛,只有上帝的恩典能幫助我們。

        「愛裡沒有懼怕;愛既完全,就把懼怕除去。因為懼怕裡含著刑罰,懼怕的人在愛裡未得完全。」(約翰壹書四章18節)完全的愛,是沒有懼怕的若我們懼怕,便無法體會真正的、完全的愛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中信月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