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健康•康健】

獲知癌症 有如晴天霹靂 

余磊

人在突聞噩耗,包括罹癌,會有一些強烈的情緒反應。先是不相信,發現是事實,便會有憤怒、生氣、自責、哀傷、哭泣、沮喪等情緒;接下來是理智與情緒的磨合。

         《美國癌症病患關懷基金會》的創始醫生東尼貝納(Toni Birnay, PHD.)和薩厄波瑞(Saar Porrath, MD.)寫書《WHEN IT'S CANCER\當獲知是癌症》提出這些步驟:

         1.      採取控管:鼓勵患者自己列表控管,包括日誌、就醫、症狀、分析、方案、療程、效果等。主動了解、聽取得失意見、整理出可諮詢人士及可行方案。

         2.      病訊告知:據國健署報告,台灣90%的癌症患者希望被告知真相。告知,要具備同理心。也透過手機或臉書告知家人、親友、教會,應可獲得關心、支持、代禱等。

         3.      了解症狀:醫護的解說較專業或快速,最好備妥筆記本速記,不懂要問,不要裝懂或都不懂。例如要做哪些檢測?有無後遺症?癌細胞成長多快?還有多少時間緩衝?療程? 健保給付?自費多少?

         4.      做出決定:在認知、檢測、分析病情後,理智、勇敢地做出治療方式,也包括可能的第二方案。

         5.      管控後遺症:抗癌過程痛苦、煩人、沒尊嚴和胃口、發脾氣等。如何紓解壓力?降低生理、心理痛苦?需與家人和醫護取得共識。 

6.      支援身心靈:除了切除、化療、放療、標靶等,可否配合比較新的自然飲食療法(優質的油脂、蛋白質、蔬菜和低糖低澱粉,甚至戒醣),學理上,癌細胞活躍在醣類和酸性環境。有研究指明忙碌、焦慮、壓力等也是癌症產生因子,要有操之在我的積極態度。

         7. 緩和紓解:療程告一段落,腫瘤可能完全或部分消失,可能要繼續追蹤,但患者應重建身心靈健康,以1-10分列表評估生活各個層面,例如飲食、運動、情緒、溝通、娛樂、興趣等,讓生活正常化。

         8. 處理法律和財務事項:包括是否簽署放棄無效急救、電擊或插管、捐贈器官或大體,遺產或保險理賠的分配處置等,必要時尋求法定代理人執行。

         9. 安寧病房:不論設備或照顧,讓癌患減輕痛苦,是控管病人在身心靈方面的受苦與折磨,把握訴苦、安慰和鼓勵的機會。

         10.臨終事項:癌症到後來可能無法醫治,但並不等於無法控管,仍可有尊嚴地跟親友道謝、道別、安慰。也可交代如臨終照顧、喪禮辦不辦,儀式如何等事宜。

         人遭逢生死大難,有如受困水中載浮載沉。這時自救無能,岸上有人指導也無用,卻有一人跳下水要救你上岸。那人是來到人間的上帝——耶穌基督,他在以賽亞書說:「 我是你們的上帝,我要看顧你們, 直到你們頭髮斑白的時候。 我造了你們,也要養活你們; 我要幫助你們,拯救你們。 你們要把我跟誰相比呢? 天下有像我的嗎? 」(四十六章4-5節) 

朋友,祈願你仔細考慮:以這樣的上帝為師、為友、為伴,從今時到永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中信月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