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大手牽小手】

預備你的心

楊可玉

有人在網路上發問請教有經驗的網友,帶著不滿一歲的小寶寶出國旅遊,搭機時要注意些什麼?有的網友熱心提供意見,也有網友不以為然,直接留言出聲反對。後者認為,帶個不受控制的嬰兒上飛機,狹小的機艙裡一旦哭鬧起來,干擾他人也虐待自己,是不負責任與缺乏公德心的表現。

這則貼文後續引發了一些小規模的論戰,雙方各執一詞,似乎都言之成理。

嬰幼兒也能出國旅遊

我們家的哥哥八個月大第一次搭機出國,之後弟弟也跟著加入,無論國內國外,全家旅遊的行程從來沒少了他們兩個。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說,愈小的嬰兒愈容易掌握,無論配合航程調整作息,或者飛機起降時利用喝奶來幫助耳壓平衡等,都不算難事。比較麻煩的其實是能爬能走以後,怎麼在有限的空間裡讓孩子發洩精力、滿足好奇、打發時間,那才稱得上真正的挑戰。

小小孩哭鬧起來是不看場合的,但是除了滿足需求、排除生理不適之外,爸媽其實還可以在事前做點預防措施,幫助孩子做好預備。

調整生理狀況

最簡單的預備是調整生理狀況。舉例來說,我們都知道小孩精力旺盛,需要「放電」,在哥哥三歲以前的每個星期日早上,我們都會在主日學上課之前先把他帶出去活動活動,跑跑步、爬爬溜滑梯什麼的。若是少了這個步驟,別說叫他坐下來聽故事了,就連待在教室裡都有困難。

生理上的預備通常是我們不會忽略的。對於嬰幼兒,爸媽會注意他是否肚子餓、尿布濕、睡前不要玩太瘋……;對於學齡的孩子,上學前一晚要早睡、早餐要吃飽,都是基於這個道理。

早給心理預備

另一種預備——心理的預備——同樣重要。舉個簡單的例子,孩子跟朋友們在一起玩到欲罷不能,可是時間已晚,該回家了,與其在最後一刻拔蘿蔔似地硬把孩子拖走,不如提早幾分鐘向他預告離開的時間。對於時間觀念薄弱的小小孩,說一次或許效果不夠,我們可以半個鐘頭前講一次,十五分鐘前、十分前、五分前各講一次,可能囉嗦了點,但絕對有助於孩子進入狀況。

哥哥將近兩歲時,我們第一次到東京自助旅行。整趟旅程除了搭飛機、每天搭電車轉來轉去,偶爾也有排隊買票、等公車,或是考驗腳力的時候。預告式的預備心,在這些過程中幫了很大的忙。

進入學齡以後,爸媽經常費心假日行程如何安排,特別是長假結束之前,要用各種方式幫助孩子「收心」。這個收心,就是一種心理的預備。孩子對進入下一個階段的活動有所預期,因此能把心理狀況調整好,不至於措手不及,難以適應。

為生活、信仰預備心

長大以後,我們在每日的生活中,也常為著各式各樣的事情預作準備。有人為了參加一場路跑,每天持續鍛鍊體力;有人為了存錢買房,好一段時間縮衣節食。我的一位朋友最近要結婚了,早在半年以前,她就開始節制飲食、雕塑身材、規律作息、留心皮膚保養,一切只為了在不久後婚禮呈現出最美的一面。

預備你的心,不只是孩子的事、世界的事,神也提醒我們為將來預備自己的心。馬太福音六章廿一節說:「你的財寶在哪裡,你的心也在那裡。」因為我們的盼望在天國,世上的汲汲營營就不再有意義。耶穌為我們立下了最好的榜樣,「他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,就輕看羞辱,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,便坐在上帝寶座的右邊。」(希伯來書十二章2節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中信月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